查看原文
其他

造福3.3亿心血管病患,469元的心脏支架明年就能用上

编辑部 飞飞 常笑健康 2023-03-08



11月5日 “国家队”正式出手高值医用耗材领域,心脏支架由于临床用量大、价格高成为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耗材品种。
这次国家首次组织的「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」,在天津现场报价开标,一共涉及2408家医疗机构,通过竞争,拟中选产品涉及8家中外生产企业、10个品种中位价仅700元左右。


经过本次集采,支架价格从均价1.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。与2019年相比,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%,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%,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%,按意向采购量计算,预计节约109亿元。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。

本次 10 个拟中选产品(图源网络)

这个能救命的小东西价格直线跳水,无论是对于患者,还是对于医保支付,无疑是放下了一座大山。

支架降价,是全民“福利”

心脏支架又称冠脉支架,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(PCI)的耗材,是最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的一个手段。

现在临床上应用的心脏支架多数由镍钛或者钴铬合金,通过激光雕刻后制成的,看上去像是细小的网壁式金属管状结构,支架的金属小梁可以支撑起血管,防止血管的弹性回缩,将冠脉病变(斑块)挤压在血管壁上,恢复冠脉的管腔通畅。


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》显示,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.3亿;从2009年到2019年,中国冠心病(PCI)手术量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, 年增长速度10%—20%。

△1990—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

以每台手术支架使用量约1.5枚计算,我国一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。据国家医保局介绍,中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3200亿元,其中高值医用耗材1500亿元。而冠脉支架的总费用就达150亿元左右,占到全国高值医用耗材总费用的十分之一。

国产品牌价格7500—18500元,中位数14000元
进口品牌价格11400—23300元

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、使用过度,是大众“看病贵”问题的主要原因,支架价格大幅降低有助于缓解看病贵的压力,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率,扩大可及性,满足因贫该治疗但未治疗患者的需求,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,不让一个人掉队。

支架降价,质量还能信赖吗?

对患者而言,降价了的支架也让人有“质量不好”的错觉。有网友产生了疑问:价格这么低,患者敢用吗?限定了支架的材质,会不会限制医生的临床选择?


相关部门回应,在集中招采前,天津市有关部门密集调研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对检测能力进行摸底,保证中选产品质量可追溯。确保每一个产品应用到患者身上是安全的,是有效的。

不同生产企业、不同品牌的心脏支架在临床使用中70%到80%可相互替代,仅有少数不可替代的情况,主要是由于支架直径与长度有特殊规格。目前主流品牌的规格均比较齐全,均能满足80%左右的临床常见情况。


比起仅仅考虑中位价的支架质量过不过关,选择支架更为重要的是,要根据不同的患者,不一样的血管,不同的病变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支架。

1)对比支架材质:无论是国产支架还是进口支架,大多是以医用不锈钢、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作为材料,从材质上没有区别。

2)对比药物涂层:心脏支架上涂覆药物的目的是抑制支架内膜增生,预防再狭窄,目前临床上均采用免疫抑制剂莫司类或抗增殖药紫杉醇两类药物,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在这方面也没有区别。

3)对比临床疗效:从临床研究的数量和开展时间的早晚上,国产支架略逊于进口支架,但是随着国产支架临床研究的逐步开展和广泛应用,已有大量的数据和临床实践经验证实,主流的国产支架不逊于进口支架。

4)对比价格:价格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,价格方面,国产支架具有明显的优势。

这些支架知识,你也要知道

心脏支架治疗是把双刃剑,既有好处,也有坏处,这就要具体到每个患者而言了。支架治疗的好处是救命,改善心肌缺血受损,消除胸痛症状,改善心脏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;坏处是增加血管内膜增生和血栓的风险。

冠心病是个可防可控,但不能治愈的进展性疾病。支架起不到治愈冠心病的作用,支架只是解决冠脉局部管腔狭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所以,积极的进行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才是最基本的。如果诊断了冠心病,无论放不放支架,都需长期服药。

另外,已经做过支架术的患者需要及时复查:
1. 有没有服药后的药物副作用发生,比如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肝脏、肾脏功能损伤;
2. 有没有出现支架带来的副作用,比如血栓、再狭窄等;
3. 有没有规范服药。

如果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,1个月、3个月常规复查,6到9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造影复查。不管什么原因,如果出现胸痛、胸闷等可疑心脏症状,就要随时复查。

国家集采心脏支架,在医耗厂家和病患之间搭建了一座“桥梁”,心脏支架的国家集采并非只让价格“一降了之”,而是意在建立创新的机制体制,合力优化医药市场营商环境。前卫生部长陈竺说过:“医改,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改革”,我们期待看病之路越来越顺。

▼推荐阅读▼

心脏病患者水喝多了“要命”?还有哪些人要严格限水?

2020-11-05

“健康”吸烟?自欺欺人?还是机智过人?

2020-11-05

近四成儿童存在肠道问题,这些护肠知识,家长要知道!

2020-11-05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